徠卡 (Leica),这个品牌是每个摄影爱好者的最终追求目标,对摄影爱好者而言,徠卡不止是相机,更是一件有品味的艺术精品。她不止代表一个德国制造的高品质相机,更代表整个35mm相机产业的发展历史。
Oscar Barnack 先生在1913年,制造出第一台Ur-Leica相机 (上图) 开始,就代表徕卡开启了35mm的相机时代。Oscar Barnack的发明不止改变了徕卡,更改变了整个摄影工业。本文是以一个徕卡长期用户与爱好者,述说徕卡的传奇 – 由胶片到数码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913年以前,说起相机,就让人联想到一个大三角架架着一个大木箱,上面罩着一件大黑布,每照完一张照片,就要抽换一张底片。如此摄影器材是多么的不方便使用;但Oscar Barnack在1913年发明的35mm相机k8凯发,Ur-Leica,却让摄影工业起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关于徕卡成为一个商业品牌,以及徕卡相机的问世,都是当初一些偶发事件组合而成。当时徕卡公司的正式名称是 – 徠芝公司,Optical Institute Ernest Leitz,Wetzlar;而主要产品是望远镜与显微镜。Oscar Barnack原任职於蔡司。1911年被徠芝挖角,Oscar Barnack在徕卡负责显微镜设计开发的主管职务;但是Oscar Barnack本身是摄影发烧友,非常爱照相,却患有气喘病,所以,背负当时的大型摄影设备,对其构成相当体力负担;因此,他一直努力研发轻巧携带方便的相机。所以,Oscar Barnack研发新型相机完全是个人的自发行为,虽然当时老闆,Ernst Leitzu一世支持Oscar Barnack的行为,但当时徠卡公司并没有要求他开发相机产品;而徠卡这名称起初只是一个Oscar Barnack研发新相机的产品代号而已。
另一个徠卡初期发展的关键人物,就是Max Berek教授 (上图),当时徠卡没有没有为相机设计镜头的经验,所以在1912年请Max Berek教授特别为35mm相机设计第一款镜头︰Anastigmat f3。5/50mm,Anastigmat就是没有像差的意思。可见当时徠卡对镜头高品质的要求。这颗镜头,也是日后徠卡铭镜Elmar的前身。
最后一个徠卡相机开发上市的关键人物,就是当时的老闆Ernst Leitz二世 (上图) 在当时经济景气低迷,大型相机当道的潮流下,力排众议,拍板定案,而於1925年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正式推出30台Leica 1号35mm相机。当时许多摄影师还持怀疑及不接受的态度;但它可以放在口袋里,却是对消费大众最大的商品诱因,因为它使摄影爱好者能更方便且不受拘束的方式使用相机。也因为徠卡35mm相机的出现,而开启了35mm相机时代的来临。
徕卡相机产品线树状发展图 (本图由丹麦徕卡摄影家Thorsten Overgaard先生授权使用)
自1925年到2012年,徠卡的产品线 (见上图) 基本上分底片相机与数位相机;也可概略分为单眼(SLR)与双眼(RF)。
单眼就是Leica-R於1964年起生产Leicaflex起,到2009年Leica R9的停产,徠卡共计开发了至少15款Leica-R相机。徠卡也於2009年宣佈要开发R10,但是至今仍没有任何进一步的消息。
徠卡也於2008年推出第一台中型数位单眼相机Leica S2 (上图),画数达3750万,徠卡也推出一系列S2专用镜头。这是Leica-S系列的第二台。
提到S2,在此也不得不提S1 (上图)。徠卡於1996年推出一款,(有3种规格︰Pro,Alpha 及 Highspeed),最高可达7500万画数的S1,此S1可以使用Leica-M镜与R镜,也可以使用Nikon,Canon,Mamiya,Zeiss,Hasselblad,Olympus……等其他品牌镜头。S1共计生产146台,每台售价约3万欧元。因为S1是徠卡当初为徠卡相机数位化解决方案的试验性产品,且S1是一部数码扫瞄式后背相机(digital scanning back),所以只能在室内并联接电脑才能使用,加上低ISO;因为使用上极不方便,所以没有大量推广与生产。
双眼就是Leica-M。徠卡於1954年上市第一台M3,M3也是目前Leica-M系列相机的第一个机型。后续又开发出MP,凯发K8一触即发M2,M1,M4,M5……到现在的M9P与MMonochrom。
Leica-M10也预计於今年10月会於Photokina发表上市。从1954年到现在,徠卡共计推出Leica-M相机至少有21个机型。而自M8开始,徠卡M相机开始数位化。由APSC的M8 (上图) 到全幅的M9 (下图)。
随着数位相机的突飞猛进发展,靠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推出款款手动对焦传统相机的徠卡逐渐被数位相机主流市场边缘化。而徠卡由于精雕细琢的品质与居高不下的价格,也让不少摄影爱好者望而却步。虽然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徠卡依旧生产高品质与昂贵的相机,但为了适应数位时代的来临,徠卡也必须为生存而战,因此发展小型数位相机(small digital camera)是徠卡无法避免的趋势。
在2001年7月徠卡正式与日本松下,(Pansonic),合作开发数位相机。徠卡的C-LUX1,D-LUX3,V-LUX1,DIGILUX3就是松下的FX01,LX2,FZ50。不管在功能,特色还是外观设计上,徠卡都採用松下的设计机型与功能,只有简单的换上自己的全金属Leica商标,就这样迅速开发了徠卡全新的数位相机。然而徠卡与松下的高价差,也多少让消费者怯步。就一个简单的Leica商标,就使得徠卡与松下有如此大的价格差异。很多消费者都百思不得其解,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吧。
於此同时,徠卡本身也於2009年推出自行设计与制造的小DC – X1且於今年发表X1第2代X2 (上图)。如此情形也显示徠卡在数位化时代中的努力。
徠卡相机坚固,耐用,性能优异的特点,在第二次大战期间得到充分证明。徠卡成了军用相机的首选,也一直是战地记者与其他摄影记者的首选重要工具。上个世纪全球各地战火连连,在恶劣的环境下,轻巧坚固的徠卡135相机便成了摄影记者的得力助手。
但时代是往前发展的,如今战火远离,世界一片祥和,电脑数位化的发展,让地球变成一个地球村。更多轻便小巧的数位相机与智慧型照相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日常活中的必需品;而徠卡也渐渐成为收藏柜中的精品。
身为摄影爱好者与徠卡长期用户,我们自然希望徠卡能在数位时代中发挥更好的风采,凯发K8一触即发来自德国的严谨和精良的工艺,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心的焦点与深藏脑海的认知。徠卡也一直在努力改变自我。希望徠卡的转型能给我们带来全新意义的徠卡。
是摄影历史资料馆,是摄影技艺集散地。是摄影新锐训练场,是摄影大师集中营。是摄影潮流娱乐圈,是最具价值影像网站。